新闻详情
《中职学校工科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课题实施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发布:2013/8/25 栏目:学校新闻 点击:3037
《中职学校工科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课题实施
教学工作总结
一、专业建设机制
我校建立了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成立了由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进行一次调研,适时召开由用人单位、行业专家以及职业评估机构等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专题会议,及时探讨、解决专业建设相关问题。建立顶岗实习服务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根据市场对所需人才的规格、岗位能力的变化情况,每年修订一次教学计划,保证毕业生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岗位针对性。
我校所开设的专业名称规范,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规定。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符合教育部、省教育厅颁发的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要求;并能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以岗位职业能力形成为目标,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线,结合行业和区域需求制定专业实施性计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内容,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岗位指向明确具体。
各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规格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与各专业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要求。重点加强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满足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系,强化技能训练,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以培养一线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做大做强主干专业,能进行相关产业的起点教育、培训、岗前培训与继续培训等,从而形成梯队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2007年分别被确定“劳动力专业就业定点培训机构”和“中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实行“2+1”实境育人模式,前两年在校理论、实训一体化学习,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二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三是积极组织贫困生到南阳当地企业进行勤工俭学。通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用工需求,缩短企业与学校的距离。
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将企业文化、企业培训课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学校先后与深圳富顶公司、深圳富誉公司、郑州宇通、南阳淅减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行专业共建、订单培养等,如在“富顶班”、“宇通班”、“淅减班”等班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商定教学计划,企业定期派教员到学校授课,学校也定期邀请企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对我校教学工作进行调研,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学校尽可能创设与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先后建立了金工、机械原理与零件、制图测绘、机床夹具、模具拆装、汽车底盘、发动机拆装、微机拆装、网络构建、财会模拟等工学一体化实训教室,力争把教室变车间,车间变课堂,打破单一的学府式、课堂化教学环境,教师在“教中做,做中教”,学生边听讲,边操作,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效果显著。不仅如此,学校还认真组织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一体化教学等,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机电专业、数控专业第一学期安排学生下车间进行两周的认识性实习,了解零件生产加工工艺和生产流程,感受真实生产环境,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专业兴趣;汽车维修专业在我校实习工厂进行场景教学;计算机专业、财会专业课程采取项目教学,计算机专业与全国计算机职业技能考试项目NIEH进行整合,实施IT职业岗位的岗位教学,财会专业把学历证书教育与从业资格证书教育结合在一起,把从业资格要求的内容融入到相关课程中,做到既不偏离专业系统方向,又符合职业工种要求,把培养技能应用人才的根本任务落在实处。学校每学期还通过各类大赛,积极拓展学生理论知识面和技能应用层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学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基本实现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改变了原来黑板加粉笔的教学状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力。
三、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及课程内容开发与更新情况
加快中职教育改革的步伐,培养能够满足新形势需求的专业人才,我校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进行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积极进行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新岗位的校本课程和教材开发和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情况
建设“前校后厂、校企融合、实境教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2+1订单式”人才培养,积极同企业进行联系协调,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和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双方协商实施,确保学生毕业后能成为企业的合格员工。继续加强与淅川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河南金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等企业的订单培养的力度,更广泛地联系国务院新批准的南阳市新区企业及省内外装备制造企业,扩大“订单”培养学生比例。
构建“工作过程和任务导向”岗位能力模块化的专业核课程体系。
把现有课程整合成按照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的6大能力模块课程,以课程建设为重点提升专业内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科研和创新能力,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构建核心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和双证书为基础,构建课程内容;以教学做一体化实施教学过程;在课程建设中,由专业带头人负责确定核心课程,制订课程标准,建成《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等3门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
编写5本充分体现职业理论、职业技能、职业能力要求的教材或讲义,在教学中教授、示范、练习结合,与“双证书”结合,突出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生产性实习的内容,融合职业资格证书相关内容。
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情况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汽车行业企业的合作,构建“双向服务、互利互惠”的机制,增加校企共建互动平台数量。本专业已经建立了“宇通班”,初步实行了订单培养与工学交替。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深化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海马(郑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众多汽车4s店等的合作,以适应南阳市及豫中南部汽车制造业与汽配、汽修产业的发展态势,使工学交替与订单培训模式全面铺开。通过走访汽车生产企业、维修企业和同类院校专业,了解国内该专业教学现状、从业人员现有能力、产学研究现状等情况。在调研基础上,认真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核心课程标准,形成涵盖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于一体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
通过对汽车维修服务岗位的具体分析,按照汽车维修服务的工作流程,参照国家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和技能标准,将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整合,开发出本专业的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的划分,重构新的课程体系。
整合优势资源,建设核心课程、校级精品课程。
整合学校各专业的优势资源,根据汽车维修岗位核心能力的需要,重组课程内容,共同建设《汽车电控发动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4门优质核心课程,开发《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2门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发《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液压与气动》2门本校本专业特色教材。建设过程中,按照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要求,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路,根据真实的学习情境,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项目工单,实现技能训练的项目化、教学项目的工单化、理论实践的一体化、综合实训的岗位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课程教材、实训指导书。
根据融合企业建专业,实施“专业+企业”、“专业+车间”、“情景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按照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真实岗位、真实任务和真实场景的要求,对照课程建设内容的要求,建设现代化技能教室。校内实训基地仿照汽车4S店进行布局建设,扩建发动机拆装与与检测维修实训车间、扩建汽车底盘拆装与调整训练车间、扩建汽车电器检测维修车间、新建汽车综合维修车间、新建整形美容综合实训车间、新建汽车维修仿真实训室和汽车驾驶实训场地,建成集教学、实验实训、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以及职业资格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完善的综合实训场所,并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考评办法等。
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情况
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及与企业深入合作,紧密围绕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共同研究专业能力项目,确定专业能力标准,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现有课程整合成4大模块课程,以课程建设为重点提升专业内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科研和创新能力,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职业岗位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将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基本素质模块、基础能力模块、实践环节、数控编程操作及加工维护能力模块、实践环节和校外顶岗实习模快。
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在模块化教学、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专业课程体系下,充分发挥优质重点课程的示范作用,提高专业课程建设的总体水平。主要通过以下基本途径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线,构建重点课程体系。我们建成了《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等4门体现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并适应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重点课程。
立足本校,着眼现实,编写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线校本教材。建设《CAD制图实训教程》、《金属工艺学》、《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4本校本特色教材或讲义,以适应我校实际的需要。
上一个新闻:普通中专招生政策介绍
下一个新闻:《中职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南阳工业学校相关新闻
- 2024/6/15 家指点春风化雨 高手亮剑拨云见日——南阳工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
- 2024/5/26 专家指点春风化雨 高手亮剑拨云见日——南阳工业学校思想政治理
- 2023/6/7 南阳工业学校毕业证领取流程
- 2023/6/7 机电工程系党支部带头拼发展,着力打造“服务有力星”支部
- 2023/4/27 我校获批河南省示范性骨干专业点和示范性特色专业点建设项目
- 2022/8/17 南阳工业学校杜福康喜获一等奖
- 2022/7/2 范长海同志任南阳工业学校党委书记
- 2022/6/29 南阳工业学校学生会活动图片集锦
- 2022/6/27 我校十大优势,报名我校的十大理由